媒体观点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09-07-26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“最牛高三班”是应试教育产物

  “最牛高三班”是学校两个理科实验班之一,学生为成都和外地的优秀学生。实验班“集万千宠爱于一身”。集中最优秀的生源,配备全校最强的师资,这两点远非其他班级所能企及。而且,学校的其他教育资源也在加紧向实验班汇聚,包括最好的教学设备、名校的保送资格等。实验班在当前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透支了其他班其他学生的公平教育权,实验班学生的成功是建立在牺牲其他班学生利益基础之上的。集中优秀学生组成一个班,但这能代表教育的真实水平吗?在学校内,它造成了学生之间的差异,过早地让学生感受到人为的不公平;在社会上,它加剧了教育的功利化,促使学校把90%的精力用在10%的学生身上,形成了新的教育不公。

  因此,“最牛高三班”是应试教育产物,完全不必追捧。炒作“最牛高三班”,其弊端远甚于炒作高考“状元”,更容易形成不正确的教育导向。

  一个班59个学生,全部上重点线:11个上北大、9个上清华、6个上复旦、2个上中科大……今年四川高考成绩理科前10名的学生,有3个在这个班,其中一个是成都市理科“状元”。这个班被媒体称为“成都最牛高三班”。(新民晚报

 校舍安全靠制度更甚于“立碑”

  孩子的事总是最让人牵挂。对于期盼加大公共建筑质量监控,强化问责力度的公众而言,立碑将校舍安全的责任人公之于世,显示出了有关部门的姿态和决心,不失为办法的一种。但这样的标牌能不能起到预想的作用,笔者以为,不能寄予太大的期望。

  校舍改造能否在严格的监督和充分的公开下进行,出了问题能否被有效问责,并不在于是不是立了碑留了名,关键是有没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完备的问责机制。比如,校舍质量安全的追溯期是多少年?质量问题的考核认定标准怎样?谁来认定?如何量化问责?等等。责任不细化,问责难以落实,立碑留名就成了一个光鲜的摆设,甚至成为有关部门和领导标榜政绩的道具。

  质量要靠制度来保证,立碑留名起到的只是公示作用。但校舍安全不能只寄希望于立几块碑,刻上几个名字来保障。只有过程更透明,监督更公开,问责更有力,才能使校舍安全的碑真正立起来。当然,我们也希望每一个责任人都能有更强的责任意识,树一块功过碑在心中。这样,远比立一块漂亮的标牌有用得多,也可靠得多。

  据媒体报道,安徽省教育厅日前拿出新招: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、重建或避险迁移后,均将设置永久性标牌,并标明竣工时间,以及项目县县长、教育局局长、项目学校校长姓名等有关负责人姓名。校舍若出现质量问题,将通过永久性标牌找到相关责任人,追究其责任。(光明日报